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总结(2篇)

篇一: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总结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止焚烧问题思考建议调研报告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止焚烧问题思考建议调研报告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57万亩左右。近年来,玉米秸秆在各级政府、农机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至20__年,除少部分作为农村生活燃料外,通过机械加工青贮和粉碎还田等渠道,利用率达到了37.5%。玉米秸秆的利用率仍然较低,秸秆焚烧现象仍十分严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特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力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秸秆已不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燃料。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和青贮加工的步伐。但大部分土地耕作由旋耕代替了深耕,降低了秸秆粉碎还田面积,使原来已经秸秆还田的地块因旋耕后无法播种而放弃还田或还田后再焚烧。大部分玉米秸秆只能被白白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有时甚至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损害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经济、实现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有以下原因: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一些地区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推进不力;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不清。长期以来,由于对秸秆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全市各级应充分认识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研究并落实相应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能仅

  仅体现在会议、文件、曝光等面上的工作,而应从根本问题入手,解决怎么让老百姓不烧的问题;不能只抓秋季一时,而要从年初抓起;应学习济南、济宁等工作较好的地市,把秸秆禁烧列为一把手工程、“一票否决”工程、社会治安问题来抓。

  二、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

  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社会群团组织、民营企业力量,促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在农作物轮作茬口紧的多熟农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

  三、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

  目前,全市玉米秸秆除清除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40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700台,而全市现有机械不足7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10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市尚需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7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4500万元。

  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按照全市“十一五”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要求,20__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44%,需新增秸秆还田机、玉米收获机400台,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400台,累计投入需1000万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各级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机械购置补贴和机手作业补助。

  四、加强领导,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的良好氛围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均加强领导,切实把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措施,搞好组织协调。通过召开秋收秋种现场会、派出督导组等多种形式,对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农业部门指导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种植;农机部门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加速相关技术和机具的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组织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环保部门认真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及时依法查处秸秆焚烧等违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协助和保障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先进典型,同时发挥监督作用,对秸秆焚烧严重地区予以曝光。

篇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总结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资源化

  玉米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长期以来被视为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简单粗暴,通常被焚烧或直接填埋。然而,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对资源利用的追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正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从玉米秸秆的产生和组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化产品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玉米秸秆的产生和组成

  玉米是全球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每年全球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其中中国是主要生产国之一。玉米秸秆主要由茎、叶和穗组成,在成熟期后可被收割下来。

  二、综合利用技术

  1.玉米秸秆作为动物饲料

  由于其丰富的纤维素和饲料价值,将玉米秸

  秆加工成动物饲料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利用方式。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成为猪、牛、羊等家畜的优质饲料,提高饲料的供应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2.玉米秸秆制备生物质能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技术进行转化利用。例如,玉米秸秆可以作为原料生产沼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供应农村地区。此外,玉米秸秆还可以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支持。

  3.玉米秸秆制备生物降解材料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转化为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聚乳酸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可替代部分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4.玉米秸秆还田将玉米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玉米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此外,玉米秸秆还田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资源化产品经过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可以转化为多种资源化产品,如饲料、生物质能、生物降解材料等。这些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秸秆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影响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二是秸秆利用技术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创新;三是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和效益。

  五、未来发展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玉米秸秆将不再是农业废弃物,而是具有高价值的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玉米秸秆将在农业、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充分认识秸秆价值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将有助于促进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总结 秸秆 综合利用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