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实践遵循

[摘 要]经过长期实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作出战略部署,为奋斗新时代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念,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遵循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规律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对确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3)02-0039-07

[收稿日期]2023-01-12

[作者简介]齐卫平(1953—),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ZD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许多创新结论和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思想指南、确立了行动纲领。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1]明确思想遵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坚定立场和端正方向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装,百年奋斗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坚持彰显了真理的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P16这个重要论断,揭示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密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用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既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又引领中国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出发展的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探索,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的实践而取得的重大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党的二十大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闯出了现代化建设一片新天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取得历史性、全方位的重大成就,创新实践和突破性进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日益成熟和成型奠定了厚实基础。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

党的十九大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思想提炼,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3]P26这个新结论,赋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新内涵,深化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蕴。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中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必须始终遵循的实践要求。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遵循

党的二十大第一次科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九个方面,内容全面、思想深刻、指向明确。“这个概括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4]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于胜利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1]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是党中央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的政治遵循,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性质属性、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本和源”“根和魂”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正确立场、正确方向、正确道路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P22明确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1]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后,体现党的全面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方向和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内在一致的逻辑。这两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必须把握的战略定力,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的本质要求,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内容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建设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1]进一步彰显这五大特色,围绕中国特色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要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具有内容的整体性、领域的覆盖性、建设的全面性、发展的永续性、利益的共赢性等鲜明特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统一。

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提供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福祉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不懈奋斗,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奇迹都深刻影响了和改变着世界进程和格局。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以充分事实证明,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并不局限于中国自身范围,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为推动全球发展作出各方面的贡献,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5]P2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2]P52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起着推动世界发展的作用。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且為世界发展带来机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红利惠及各国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呈现层层递进的行动逻辑。深刻领会、系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有助于提高党和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遵循这些本质要求,是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水平,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内在要求。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这些重大原则是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行动遵循。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遵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实践就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原则。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放在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首要位置,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属性的坚守。中国人民从历史和现实的发展中深切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是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磅礴力量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由此形成的三个“全面”紧密相联系,要求在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创新发展中全面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业。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是党的百年奋斗得出的一个深刻结论。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费尽周折,遭遇失败、陷入迷茫、走过弯路、付出代价、经受挫折,呕心沥血的历程告诉人民一切成果都来之不易,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找到的、认准的、锚定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唯一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紧密相联系,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发展,在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为人民创造风清气爽的美丽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P22中国式现代化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价值取向,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十四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运用好党的百年奋斗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取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深入推进新形势下改革的创新发展,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把中国社会主义带上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4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不仅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且也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5]P97“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5]P97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走出来,建立在长期探索基础上,而改革开放40多年尤其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创新发展,则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伟业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奋斗中把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方面要通过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另一方面要通过更大范围更强力度的对外开放,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6]P11新时代十年的艰辛奋斗使党和人民充分认识到这项任务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把进行伟大斗争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反复强调和作出丰富论述,为应对严峻挑战和战胜凶恶风险中发挥历史主动、把握化解风险的先机提供了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打开新天地的,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必须以果敢的毅力、顽强的斗志、持续的韧劲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与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相辅相成,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必须遵循的具体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伟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完成的。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各种不可预料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严峻挑战,牢牢把握前进道路上必须遵循的这些重大原则,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才能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念遵循

党的二十大以党和人民长期探索的实践成果和历史经验为基础,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其创造性价值体现深刻的思想意蕴。

受现代化的驱动,世界各地都在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各国人民也都深深感受到现代化对自身生活的影响。然而,现实给人们的并非一幅完美的图画,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弊端使它成为一把双刃剑。人们发现,现代化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世界发展和各国人民带来了诸多疑惑和迷茫。“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7]P189现代化在造就一些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给一些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面对全球治理的共同难题日益凸显,各国需要携起手来寻找现代化发展困境的破解之方、求治之道、成功之策,世界人民期待人类社会发展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现代化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其中一个重要指向就是在现代化价值取向上寻求共识。现代化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究竟为了什么?现代化利益红利究竟怎样公平正义地分享?这两个问题背后就是价值取向的选择。现代化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往往更多地把研究视角集中在历史过程、类型分析、发展机理以及利弊等问题上,提出的许多思想观点富有启迪,但对现代化的价值观念缺乏重视则是一个缺憾。更要指出的是,现代化话语长期为西方国家所掌握,一些先行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霸权国家把自己奉行的价值观强加给别的国家,刻意制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凡不同者打入另册,非我类者必诛。这是现代化发展中的强盗逻辑,既阻碍各国现代化的自主探索,又压制了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这个重要论述,有力驳斥了现代化认知的“西方中心主义”,为世界各国释放了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建设的空间,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丰富的价值观内涵。

党的二十大初步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为更加全面地认识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样本。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为基本内容形成完整框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哪些特色、遵循哪些本质要求、把握哪些重大原则等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在两个层面上给出了价值观的答案。其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相统一,造福人民、福祉民生的价值取向贯彻现代化建设之中。其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本国人民,而且惠及世界,以中国的发展为全球经济创造发展机会,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思想,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贯通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系,克服把现代化局限于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的片面认知,坚持物质创造与精神建设的辩证统一,维护公平正义,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遵循这些价值观念,对世界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和健康道路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遵循

推进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只有掌握科学方法才能使现代化建设符合客观规律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贯穿着科学方法的運用。

方法本质上是思维问题,表现人们思考某个事物应该如何处置的办法取舍。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实现依赖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错误必然遭遇失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在于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恩格斯曾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8]P742。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成果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强调必须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注重科学方法价值。比如,探索中国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精辟的论述和深刻的思想凝结着科学方法的智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等等,都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的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问题,要求全党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科学方法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思想。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必须首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加以深刻把握,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1]概括这“六大关系”,揭示的就是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这“六大关系”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强调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未知领域,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强调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
强调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
强调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上,把握战略主动。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的科学方法遵循,为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思想指南。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的来源,对促进方法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不意味对它的认识已经完成,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认识升华和思想飞跃。“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9]P839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规律、运用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P256“我们必须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11]P540。遵循科学方法并在新时代新征程向前推进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方法,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规律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2]P825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征,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逻辑。

作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现代化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条件、社会性质和制度、文化传统乃至地域环境的不同,各国现代化建设不仅在时间上存在发展的差序,而且更在内容上存在样式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各国现代化不可能走雷同化的道路。但差序和区别并不意味着可以违反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世界各国基于自己国情搞建设,实现现代化是相同的目标,具有共同的特征。经验告诉人们,任何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举动必然会受到历史惩罚,难以逃避失败的结果。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创造,但作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组成部分,遵循现代化普遍规律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世界,才能显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P22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阐述简洁但全面,三句话是一个整体,不能机械分割开来进行理解。第一句话是前提性的强调,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第二句话是普遍性的坚持,以“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体现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句话是特殊性的揭示,以“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彰显现代化的创造价值。把三句话统一起来理解,才能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从而在坚持打造自身特色的同时遵循世界现代化普遍规律。

从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党中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以及“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都构成中国经验,体现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使中国式现代化截然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坚持这些特殊性,党和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为世界现代化作出创造性的贡献。然而,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特色和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不构成相冲突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背后体现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体现着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普遍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回答了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全面推进现代化、一国现代化如何与世界形成互动以及现代化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难题等重大理论问题。党和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是可供各国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规律可循,现代化的发生、演进有其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客观规律都不是从一开始就完全表现出来的,人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规律认识清楚。对规律把握得越深刻,人们的实践就越能发挥主动。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必然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和越来越深刻地发生作用。“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5]P151-152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在遵循现代化客观规律中打造自身特色,才能使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不盲目,中国式现代化广度和深度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中才能不断拓展。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而团结奋斗,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中,始终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七、结语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要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任重道远,需要团结奋斗的扎实行动。“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很严峻,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7]P5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振奋精神、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敢于斗争、团结奋斗,需要有规可循,有矩可依。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J].求是,2023(1).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Abstract:

Through years of practice,the CPC has united and led the people in successfully forging ahead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has made strategic arrangements,charting the course for a new journey in a new era.To strengthen our confidence in history,increase our historical initiative and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we must follow the guid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meet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observe the principles that must be mastered on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follow the value concept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pply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and follow the universal law of modernization.To carry through the spiri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and follow the regularities to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meaning for ensuring the success of building China into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in all respects and securing the victor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b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責任编辑:郜利宁)

猜你喜欢中国式现代化特色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特色种植促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中医的特色英语学习(上半月)(2019年9期)2019-10-10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完美的特色党建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0期)2017-11-07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中国式失败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10期)2016-02-27什么是真正的特色陕西教育·综合版(2015年5期)2015-06-28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推荐访问:广度 深度 现代化